熊梓淇:愿你心有所爱 所以不畏风雨兼程 - 熊梓淇
活出精彩活出范儿
大家好
我是 中国人的故事 讲述人熊梓淇
曾有人这样介绍叶嘉莹
她是白发的先生 她是诗词的女儿
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者 传播者
也是很多人
通往诗词国度的路标和灯塔
今天 想和大家分享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
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
研究所所长叶嘉莹的故事
我从小是关在家门里长大的
所以像荡秋千 跳绳我都不会
我就是读诵诗歌
叶嘉莹生于1924年
在读书之家的熏陶下
她幼时便已熟练掌握平仄声韵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
打碎了她平静的生活
当时叶嘉莹的父亲
在上海航空公司工作
上海沦陷后
他音讯全无 母亲忧劳长逝
那一年叶嘉莹17岁
1948年冬 叶嘉莹随丈夫抵达台湾
1949年 丈夫因白色恐怖被逮捕
叶嘉莹的生活再次跌入谷底
国破家碎 亲人四散 一连串打击
在最难捱的时光里
是诗词支撑叶嘉莹继续面对生活
她说 我平生经过离乱
个人的悲苦微不足道
但是中国宝贵的传统
这些诗文人格 品性
是污秽中的一点光明
没有哪些悲剧
是古代的诗人词人没有经历过的
诗词能抚慰受伤的灵魂
在那些颠沛流离的日子里
她失物无数
但在海外寄居多年的教学资料
录音录像 笔记等
一本 一件都未曾丢弃
在叶嘉莹眼中
那些日益模糊的字迹
如星光明月的万顷光华
照亮她所有绝望与灰暗的时刻
是 宇宙间最宝贵的东西
叶嘉莹在古典诗词的
滋养中振作起来
上世纪60年代 她赴北美讲学
从此 她打开了一扇
将中国诗词之美介绍给世界的窗
1991年 叶嘉莹在南开大学创办
比较文学研究所
后更名为 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
多年来 她累计捐赠3568万元
用于中华古典文化的研究和传承
精深学养
给学生们美的享受和对知识的热爱
人生态度
让学生们学到豁达坚韧 百折不挠
从叶嘉莹的课堂中 走出了白先勇
席慕容等作家
学为人师 是她一生的持守
不畏前路上所有未知的坎坷
因为诗词给她力量
不畏生活中不期而遇的困境
因为心有光明 愿你心有所爱
所以不畏风雨兼程
诗词有生命
读诗词能让人有心灵的力量
唯有热爱 可抵岁月漫长
没有走不通的路 日有所进
人生终会峰回路转 迎来柳暗花明
人生的道路千条万条
我们启程时
并不知道哪条路是最正确的
遇到对的方向选择继续
错的及时纠正 梦想终会到达